1

1

     2004年12月美国国防部突然宣布中止三军期待已久的“联合通用导弹”(JCM)计划,这一消息在让全球军火商惊讶之余,不禁为其惋惜。但时过不到半年,人们发现这一计划似乎死而不僵,其主要承包商洛•马公司仍在继续这一计划,而且进展异常顺利。该公司甚至公开宣称,2006年军方将恢复该计划。走走停停,让人一头雾水。那么,这种被称为“未来空地杀手”的美国明星武器究竟为何会“生死难卜”呢?

       “联合通用导弹”计划的发展

  “联合通用导弹”是美军陆军转型的标志性武器,其发展体现了美军作战和装备发展思想的转变。

  “地狱火”兄弟催生“全能导弹

     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军大力推行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这使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等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对空中火力近距离支援的依赖越来越大,执行这一任务的大多为武装直升机,其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海尔法”(AGM-114)导弹。该导弹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生产,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生产了1.6万枚“海尔法”Ⅱ和6万多枚“海尔法”I 。目前,世界上有13个国家和地区装备有“海尔法”导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海尔法”导弹总数就将近5000枚,特别是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首次将该导弹挂载在“捕食者”无人机上,并多次对地面突现目标实时打击。此后,“海尔法”一类的对地攻击战术导弹在战场上使用越来越广。伊拉克战争中,该导弹仅前一个月的消耗量就达到了562枚,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共消耗了2000多枚。

  但正当“海尔法”红极一时的时候,美军发现该武器存在诸多令其挠头的问题。首先,该导弹经过多次改进,型号繁杂,再加上“陶”式和“小牛”等对地攻击导弹也同时在役,这些导弹配件互不通用,运输和储存器材形式各异,这使美军战场装备维护和保障难度非常大;其次,这些武器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不但技术相对落后,而且库存数量十分有限。例如,目前美国已停止采购“海尔法”导弹,现有库存正常情况下将于2010年耗尽。为此,美国军方在本世纪初提出一种能三军通用的“模块化导弹”设想,并命名为“通用模块化导弹”。三军通用是武器发展的最高目标,美军在导弹发展上也曾做过多次尝试。例如,美军在1986年曾提出过一种“三军通用防区外导弹”( TSSAM)方案,最终由于技术难度过大而不得不取消,而且以前的武器大多都是某一军种开发后,逐步被改进到其它军种的平台上,而此次提出的方案直接面向美国三军甚至北约的现有和未来武器平台,这不能不佩服美国人的胆量。

  军火大鳄“比武招亲”

   由于该设想技术风险大,可能费用较高,为了降低风险、减少成本,美国国防部采用了“比武招亲”的办法公开招标。由于这一项目将占据未来美国及北约部队武器的巨大份额,利益诱人,因此各军火商跃跃欲试,甚至英国公司也加入了进来,最终参加竞争的有波音-诺•格公司、洛•马-奥兰多公司和雷锡恩、洛•马公司三方,这些军火大鳄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方案,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由于该项目非同小可,每一竞争方为了增强实力,又联合众多的分公司参加这一项目。例如,波音公司工作组的主要成员还包括诺•格公司和联合技术系统公司。波音公司为联合通用导弹项目提供改造方案,诺•格公司电子系统分部提供可供选择的寻的器。美国陆军2003年9月发布了JCM的征询方案书(RFP),正式发出招标,三个竞争组在2003年11月提出投标书,并在2004年l月提出最终报价。在选定主承包商之后,还有12-14个月才能正式进入系统发展和验证阶段。为此,美国陆军要求各竞争团队利用这段时间,自筹资金对各自投标方案开展先期降低风险工作。这无疑为美国军方省了一大笔经费。于是,波音公司于2003年10月在亚利桑那州美陆军尤马试验场进行导弹弹体的飞行试验。洛•马公司也在加州中国湖,利用F/A-18进行了发射平台的综合试验。

  2004年4月,美国国防部召开国防采购委员会会议,最终在2004 年5月确定由洛•马公司担任主承包商。合同计划进行14个月的风险削减过程,然后再为导弹的生产进行36个月的试验和整合,2008财年进入为期3年的低速初始生产,2011财年到2023财年进入全速批生产。由于该项目在研制管理、设计思想和作战使用上的技术起点都很高,而且十分符合美军低成本、高通用性的联合开发思路,因此被誉为美军军事转型的榜样。美军新规划的各种空地武器平台几乎都将JCM列为备选,该导弹俨然成了美军武器的“明日之星”。

  “明日之星”生死难卜 按照原定计划,该项目应该在2005年夏季进行初步设计评审,但是2004年底,美国国防部突然以资金短缺和项目进展不顺利为由,宣布终止“联合通用导弹”计划,这在外界引起了种种猜测和争论,引发的争论不仅涉及到技术领域,而且涉及到各军种和军火商利益。不过,国防部对该项目似乎并不想赶尽杀绝,在取消该计划预算的同时,又要求参联会主席对用“精确制导空对地近距支援武器”来装备固定翼战术飞机、旋翼飞机和无人机的“能力需求研究”做出决定,将这一皮球踢给了参联会,而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在其2006 财年国防拨款法案中,又建议为JCM项目拨款5000万美元用作发展经费。这使“联合通用导弹”计划再现生机。

  与军方迟疑不决的态度不同,军火商似乎对此置若罔闻。该项目的主承包商-洛•马公司在2005年1月3日的声明中说,尚未收到任何关于JCM项目变化的正式通知,并说该导弹的开发工作达到了全部目标。参与该计划的英国也已经投资了大约1800万美元,合作项目仍在继续。可以看出,美国国内对该项目仍存异议,各方对是否取消该项目仍存疑虑,最终判决估计还要等到国防部2005年12月提交的新一轮预算提案。看来美军这一“明星武器”的命运还一时难以预测。

      “联合通用导弹”的特点

  为了与“海尔法”等已有导弹的发射平台和发射器兼容,“联合通用导弹”在设计中对外形尺寸和重量作了严格限制。“联合通用导弹”按设计长1.775米,直径178毫米,重约50千克,比“海尔法”轻了约13千克,与“海尔法”的最新改进型号“长弓海尔法”接近,但其射程和杀伤力都更优异。与以往武器相比,由于JCM引入了众多的新技术和新设计思想,因此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应用平台广,武器通用性强

 “联合通用导弹”的最大卖点就是其通用性,它是一种多军种、多用户、多平台导弹,不但适用于美国三军现有和近期发展的主要近距离火力支援武器平台,而且与北约的大多数同类平台兼容;不但适用于慢速的旋翼型飞机和快速的固定翼飞机,而且可以装备到坦克车辆和舰艇上。该导弹将在陆海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服役,用以替代“海尔法”、“陶”式和“小牛”导弹。它适用于美军几乎所有的武装直升机,也适应于F/A-18和F-35这样的先进高速飞机,美军正在开发的几乎所有无人作战飞机也都将该导弹作为标准武器。此外,美国洛•马公司正在研制的“鲨鱼”(CHARC)隐身高速攻击和侦察艇,也将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美陆军正在开发的“未来作战系统”车族也将“联合通用导弹”当作了武器首选。

  美国国防部在2005年2月专门对其互操作性标准进行了审查,在先前的测试中,该导弹采用未作修改的F/A-18战斗机上的基本软件和现有的JDAM武器接口成功进行发射程序试验。该导弹的挂载方式十分灵活。以F/A-18为例,它可以采用两种挂弹方式:一是将两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分别直接挂到两侧机翼的挂点之下,每一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各挂2枚导弹,两侧机翼下总共挂4枚“联合通用导弹”。二是在机翼挂点下的BRU-55挂弹架上挂两个通用双轨发射架,每一个通用双轨发射架各挂2枚导弹,两侧机冀总共可挂8枚“联合通用导弹”。

  制导方式多样,杭干扰能力强

 “联合通用导弹”最大的技术进步就是被美军专家称为导弹项目上“一颗明珠”的三模导引头技术。美国陆军官员强调说:他们之所以需要“联合通用导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该导弹采用了三模导引头,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三模导引头技术已经开发了三年,据洛•马弹药公司战术导弹发展部主任透露,该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已经相当成熟。

  所谓的三模导引头是集半主动激光、红外和毫米波雷达于一体的导引头。半主动激光导引使导弹可以非常精确地打击目标,减少附带伤亡;红外导引使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攻击能力和强大的抗干扰性,发射后无需飞行员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发射者可以及早脱离地面防空火力。豪米波雷达则让导弹具有“主动的射后不管”的全天候玫击能力。后两种导引方式还可以同时处理和跟踪目标,甚至是移动车辆,并最终引爆弹头。在2005年1月的测试中,跟踪器成功发现并跟踪了在海面上移动的海岸巡逻船。由于激光制导采用激光照射方式,因此其打击最精确;红外制导采用被动方式,因此其攻击最隐蔽,飞行员也最安全;而雷达制导中毫米波穿透能力很强,因此其可以克服烟幕、云层等的遮档,因此具有全天候能力,抗干扰能力最强。三模导引头专用的软件可对导引方式进行管理,在飞行员发射导弹后,程序确定使用最佳导引模式。如果导弹飞行过程中条件发生变化,它可以自动改变搜索器模式,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

  优化动力技术,射程远

   为了保证“联合通用导弹”的通用性,其外观尺寸必须与“海尔法”相当,这就限制了导弹的燃料装载量,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导弹射程,就只能提高其燃料及发动机效率。“联合通用导弹”的单级火箭发动机采用复合材料壳体和高能凝胶基推进剂,使助推续航推力调节比达到20:1,比传统火箭发动机的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