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科普 > 为什么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古代火箭与现代火箭有哪些共同点?万户飞天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古代火箭与现代火箭有哪些共同点?万户飞天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古代火箭与现代火箭有哪些共同点?万户飞天是怎么回事?

       火药火箭喷射产生的基础,而且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硝雄体系火药,即硝石、雄黄混合剂火药。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则在隋代时形成,在唐代完善。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已出现用黑色火药制造的焰火,这是古代黑色火药火箭诞生的前奏。

  据《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兵志第一百五十》上记载:“开宝三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王应麟编《玉海一百五十》和王棠编《在阁知新录》也有同样内容的记载,但时间均为开宝二年,即公元969年。所提火箭法是将火药装在纸筒内,绑在箭杆上,引发后用弓弦射出的射箭方法。这里的火箭应是具有反作用推进因素的火箭。而在箭杆上绑火药筒的那种火箭,在《魏略辑本》上有最早的记载,说的是在三国时蜀汉后主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左右,“诸葛亮进兵攻郝昭,起云梯衡车以临城。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冯继升不可能在700多年后将这类“火箭法”献给皇上,更不会因此获衣物束帛等奖赏。

  作为兵器的古代火箭,在宋、元、明代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在《金史》和《明实录》等众多的史书中,都记载有大量的火箭战例和火箭制作方法。如曾公亮在所著的《武经总要》上记载,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北宋军队抵抗西夏入侵时,一次就领用25万支火箭。石荣蟑在《元代征倭史》中引述《日本辱国史》资料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及十八年(公元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都曾用过真正的火箭。”《明会典》记载明朝设军器、鞍辔二局,“兵仗局造火车、火伞、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一窝蜂、神机箭……”鸿绪在《明史稿》中记述,“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延绥参将房能言麓川破敌,用火器曰九龙筒,一线燃则九箭齐发。“茅元仪在《武备志卷九十四》上记载,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的车营图及辎重图成方形,每边配备6辆火箭车,每车载火箭530支,每10支火箭用一根火绳连在一起,可以齐射。这样,戚继光的车营的24辆车上总共装载有火箭12720支。

  在1621年成书的《武备志》上,还记载了几十种火箭的名称,如弓射火拓榴箭、火驽流星箭、刀飞箭、飞枪箭、飞剑箭、神机箭、大筒火箭、小竹筒箭、鞭箭、火药鞭箭、单飞神火箭、火龙箭、双飞火龙箭、二虎追羊箭、五虎出穴箭、七筒箭、九龙箭、四十九矢飞镰箭、百矢弧箭、百虎齐奔箭、群豹横奔箭、长蛇破敌箭和群鹰逐兔箭等。对一些著名火箭还记载了制作和发射方法。

  一窝蜂。木桶内贮神机箭32支,总线一燃,众矢齐发,可射三百余步,势若雷霆之击。

  飞空砂筒。箭杆上绑有喷射方向相反的两个火药筒,点燃向后喷射的火药筒,将箭送至敌营,并引爆砂筒,砂飞迷目,随即点燃向前喷射的火药筒,使箭退回。

  飞空击贼震天雷炮。篦球外表糊纸,内装炸药,球身两侧装羽翅,点燃球中心的火药筒,将雷炮顺风送至敌营,引爆球内炸药杀伤敌人。

  神火飞鸦。与上述雷炮类似,形如乌鸦,点燃鸦腿4支火箭,顺风可飞百余丈,至敌营敌船时引爆鸦身中炸药,烧营烧船。

  火龙出水。用大竹筒作龙身,内装神机箭多枚,并装饰龙头龙尾,龙身两侧前后各装2支大火箭,点燃时可将火龙抬离水面三四尺,飞行二三里,最后引燃龙腹内的神机箭,焚船伤人。

  古代火箭,后来由中国经印度、阿拉伯传入欧美。

  古代火箭看似简单,但已具备现代火箭的基本组成,即箭头、箭体(箭杆)、动力系统(火药筒及引线)和控制系统(羽尾)。而飞空砂筒已初具现代反推火箭雏型,从飞空击贼震天雷炮和神火飞鸦可以看到现代飞航式火箭的踪影,火龙出水则已形成现代二级火箭的胚胎。

  “万户飞天”是人们对一个史实的形象概括。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他所著的《火箭与喷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记述说:“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着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在苏联、德国和英国等国的火箭学者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可惜基姆在他的书中没有说明“万户飞天”资料的来源。在国内,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刘仙洲先生首先将这件事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目前,“万户飞天”的故事已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地引用。

转    自:《叩开太空之门—航天科技知识问答》

本文编辑: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