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科普 > 静电是炸机毁导弹的祸首

静电是炸机毁导弹的祸首

静电是炸机毁导弹的祸首

  普通毛衣 导致炸机   1967年春天,入侵越南的美军在前方与越南人民军激烈交战。美军一批伤员需要及时转移后方医院抢救。当时地面交通已基本中断,于是美军派出了一批直升机到前线空运伤员。这天,越南西贡机场一派繁忙景象。一架满载伤员的直升机已飞抵机场上空正徐徐降落。正当飞行员把高度一再压低与地面越来越近时,突然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直升机神秘地在空中爆炸了!所有在场的地面人员亲眼目睹了这一可怕的情景。碎片散落四方,不少乱飞的废铁残钢还伤及了离爆炸点很近的地面人员。那些在前线逃生的伤员们指望到后方保住小命,不料却飞来横祸,未能逃脱死劫。   直升机突如其来的爆炸颇为蹊跷。情报人员赶往现场对惨案进行调查。当时并没有遭到越军的突然袭击,直升机带有炸弹的怀疑也经过周密勘测排除在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自爆呢?专家们从散落地面的残存物里找到一小块还未燃尽的毛衣碎片。有人认出那是直升机副驾驶员的毛衣。经过测试后发现毛衣上带着强烈的静电。最后专家们调查分析认为,爆炸症结就出在这件普普通通、带静电的化纤毛衣上。可能是大家从前线返回,心情舒畅、情绪放松,机内温度又较高,副驾驶员在脱毛衣的过程中强烈的静电在摩擦中产生火花导致起火,进而引起爆炸。   空气摩擦 导弹坠毁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进行“民兵”I型3级固体导弹发射试验。两枚导弹升空后不久,相继发生了并非由于飞行姿态失常而引起的自毁爆炸。意外的事故震惊了在场的专家学者。在导弹升空前,技术人员已经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一切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都已经被排除了,怎么还会出事呢?专家学者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耐心细致的调查分析,“凶手”终于找到了。结论是出乎意料的,竟然是静电给“民兵”I带来了毁灭的厄运。   静电是如何毁灭导弹的呢?根据专家的分析,这两枚导弹在结构上存在导电的不连续性。导弹的前部与后部是绝缘的。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弹体与周围空气相互摩擦后产生静电,在前后两绝缘段间出现了静电放电现象,产生了严重的静电电磁干扰,导致了导弹的控制与制导系统失灵,启动了自毁装置而发生导弹自毁爆炸。这两枚“民兵”I型导弹由于静电电磁干扰而空中自毁的事故,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拥有导弹核武器的国家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一股导弹武器静电防护研究热潮。   掌握规律 驾御静电   静电是一种不流动的电荷。它是在干燥的环境中由于物体的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历史上,富兰克林首先发现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静电会产生很多危害,如静电产生火花可使易燃气体、导弹推进剂等着火爆炸;静电感应和静电放电可使各种电子元件受到破坏;静电电压达到一定高度时,还可能导致电子仪器工作失灵或产生误差,从而危及武器的安全和正常的运行。   防止静电的危害,除了从武器结构设计、元件选择等方面提高对静电的防护能力之外,在运输、储存、维修、操作中,都应充分地注意预防静电的危害。如在对汽油、弹药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作到罐体、管道接地,在贮存间和工作间要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禁止使用非金属材料容器和工具来处理易燃易爆物品等。另外,进入可能存在静电的房间,要穿着特别的防静电工作服等。这些都是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现在人们已经“摸透”了静电的“脾气”,并利用它来为人类效力。如复印机就是利用静电吸附炭墨的原理工作的。此外静电还在除尘、植绒、矿物精制等地方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看出,静电的“本质”是不坏的,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就能趋利避害,将它驾御得服服帖帖,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新华网)

本文编辑:郭多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