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招生 > 写词的格式及押韵

写词的格式及押韵

写词的格式及押韵

词的格式及押韵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如下:

格式分类

1. 平韵格

整首词使用平声韵。

例子:《十六字令》、《浪淘沙》、《临江仙》。

2. 仄韵格

整首词使用仄声韵。

例子:《如梦令》、《生查子》、《渔家傲》。

3. 平仄韵转换格

词中平韵与仄韵交替出现。

例子:《南乡子》、《菩萨蛮》、《清平乐》。

4. 平仄韵通叶格

平声字与仄声字押韵,但韵母相同或相近。

例子:《西江月》(辛弃疾)。

5. 平仄韵不拘格

词中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韵部,各韵部可押平声或仄声韵。

例子:《竹枝》(皇甫松)。

押韵规则

押韵通常在句尾的字,使词读起来有节奏感。

格式包括隔句韵(偶数句押韵)和排韵(句句押韵)。

词的押韵比近体诗宽松,一般遵循《词林正韵》。

举例说明

平韵格 :张孝祥的《归字谣》中,“归、旗、杯”同韵。

仄韵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使用仄声韵。

平仄韵转换格 :欧阳炯的《南乡子》中,“中、红”平韵,“后、豆、手”仄韵。

平仄韵通叶格 :辛弃疾的《西江月》中,平声字与仄声字通叶。

平仄韵不拘格 :皇甫松的《竹枝》中,“蒂、子”一韵,“连、穿”另一韵。

词的押韵和平仄格式丰富多样,填词时可根据旋律和词牌要求灵活运用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词的平韵格如何押韵?

仄韵格在词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

如何掌握平仄韵转换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