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科普 > 航天企业怎样研发电动汽车燃料电池

航天企业怎样研发电动汽车燃料电池

航天企业怎样研发电动汽车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什么?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这一研发领域里,一院11所抢了个先。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却极具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的高科技项目——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应该说,这种目光是具有世界性的。日本政府认为该技术是21世纪能源环境领域的核心;《时代》周刊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列为21世纪10大高技术之首;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将燃料电池技术列为27项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之一。氢能时代来了  这并非耸人听闻:谁抢占了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技术制高点,谁就将在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经济利益。之所以这样说,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人类将迎来氢能时代的高速发展。蒸汽机和内燃机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动力系统,消耗了大量的煤和石油。人类在失去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能量转化效率高、清洁无污染,这两大突出优势使其异军突起。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高效的能源,人类将进入氢能时代。  其二,这一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说,凡用电的领域都可以应用。比如,这一系统作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可用于电动汽车;作为再生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可用于空间站;作为动力系统可用于飞机、潜艇和舰艇。此外,在水下机器人、通信系统、中小规模电站、家用电源以及其他可移动电源领域都可应用。风景这边独好  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触发的最大焦点将是:汽车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这也将是不争的事实:谁发展成功了,将赢得21世纪市场的主导权;谁落后了,将从行业中被除名。  我国“863计划”中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里,已经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列为重点项目。11所抓住机遇,打进了这一颇具发展前景的高科技“盘子”。  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水热管理、调节控制等组成部分,这与11所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在系统组成上非常相似。尤其是在系统工程的管理和开发上,该所具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2000年7月,11所开始了研究工作,并着手建立了5千瓦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试验装置。2001年4月,该所在我国燃料电池研究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氢—空气自动控制发电,获得了第一条主动调控的功率曲线,体现了汽车的实际工作模式。同年11月,“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对全国公开招标,11所脱颖而出。疯狂中的冷静  选择这样一个发展项目,11所的决策者把眼光放得很长远。2003年至2005年,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市场;2010年至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高速发展。这是发达国家紧锣密鼓安排的时间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全世界有60余家公司正在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而努力工作。其中,世界10强企业中有7家正在跃跃欲试。  业内人士称,电动汽车国际商业化进程的速度空前,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发达国家已进入商业化前的准备。到2020年,汽车工业将面临残酷的结构调整问题,而由此带来的新技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和由此而带来的“黄金”,已使很多发达国家坐不住了。  面对“疯狂”,11所冷静应战。从组织上,所内专门成立了燃料电池发动机事业部;从经费上,克服困难,自筹资金;从人员上,请来一些有专长的老同志坐阵,老中青技术人员齐上阵。其研究进展情况更是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领导和“863”电动汽车专项专家组的关注和肯定。同时,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一院的领导也多次到11所视察这一项目的进展情况。角逐进行时  有专家预测,由于国际上在氢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激烈竞争,有关市场可能提前启动。而且,其增长速度有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据美国宇航局分析,到2002年,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市场的年销售额将达到80亿美元。  已经走在这一项目国内发展前沿的一院11所,积极寻求技术创新。但是,面对工艺、加工难度大,经费紧张等难题,他们也有一种渴求“蛋糕”做大的焦灼。毕竟,竞争残酷、份额有限。目前,要想使这一系统得到应用,必须在原有5千瓦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功率更大的工程样机。为此,11所下一步计划开展30千瓦至50千瓦氢氧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攻关工作。  从国内情况看,在燃料电池的研发领域,中国在4年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多年的历程,拥有全世界164项专利中的41项。但与美、欧、日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样车路试。国家科技决策层希望,到2005年,研究人员能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用车。据了解,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还将在2005年和“洋品牌”竞标,争夺装备北京奥运会绿色环保车队的商机。  令人关注的是,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启动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源技术”,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为此将投入超过1亿元巨资。  面对这场世界性的高新技术角逐,中国航天应该有所作为。 (中国航天报/作者 闻扬扬)

本文编辑:郭多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