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科普 > 天空有颗钱学森星

天空有颗钱学森星

天空有颗钱学森星

  每当晴朗的夜晚,人们仰望苍穹,满天星斗,闪烁着亿万颗星星,既美丽又神秘。那些星星可曾有名字?当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时,我们急欲探寻小行星世界的奥秘。发现始末  钱学森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那晚,紫金山上晴夜当空、繁星满天,在银灰色的圆顶观测室里,一架40厘米双筒望远镜透过敞开的天窗指向双鱼星座,探寻着宇宙的奥秘。  当把双鱼星座拍摄的那些底片冲洗出来后,在繁星点点的底片上,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移动的短条状星像,那是一颗新的小行星。  当时,这颗小行星离地球大约223亿公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随即对它进行了多次跟踪观测,并计算出它在空间运动的轨道参数。观测和研究结果对外发表后,国际小行星中心随即给予1980TA6的临时编号,并通报世界各国天文台进行观测证实。此后,这颗新小行星先后在7个不同的年份里得到美国洛威尔天文台、哈佛天文台、格德令克天文台、苏联克里米亚天文台、德国海德堡天文台等6个天文台的17次观测证实。有关科学家进一步计算出它的精确轨道,并证明该星已经完全符合国际小行星中心关于新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所需具备的条件,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88年2月给予第3763的国际永久编号,并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发现、命名权。离我们多远  钱学森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38 亿公里,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14.5万公里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3.38年。  科学家们打了个比方,如果将来有宇航员到太空中的钱学森星上去住上一年,当他回来的时候,地球上已经度过了4个春秋。这颗小行星到地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有时离得远,有时离得近,最远可达523亿公里,最近时只有153亿公里。  钱学森星的运行轨道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带小行星之中,主带小行星中许多是含20%~30%各类金属的石质小行星,存在着宇宙资源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至于钱学森星上究竟含有哪些矿藏?还有待将来人类去进一步探测研究。  科学家已经从物理观测中得知,小行星大致可分为石质、碳质和金属型3种类型,金属型和石质型的小行星含有丰富的铁、镍、铜、钴等金属,有的还可能含有铂族贵金属和宝贵的稀土元素,是将来开发宇宙资源的理想对象。美国一些科学家估计,一颗直径1公里左右的金属型小行星所蕴藏的矿物资源价值约几万亿美元,如何开发和利用这类天体资源,将是21世纪的热门研究课题。宇航中继站  钱学森星和其他许多小行星一样,可以说是地球的“小兄弟”。自从1801年谷神星发现以来,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小行星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大大地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推动了天体力学的发展。  小行星由于体积比较小,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最原始的物质,这些原始物质在地球及其他大行星上却很难找到,因此,小行星的研究可为太阳系的起源演化研究提供最可靠的信息。  在宇宙航行方面,小行星能够作为宇宙航行的中继站,在未来的太阳系宇航活动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目前,国际上对小行星的空间探测已经进行了3次,首次是1991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伽里略号飞船探测了951号小行星,取得了人类首次空间探测小行星的重要成果;第二次是1996年2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颗探测太阳系起源的航天器;第三次空间探测是1998年10月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深空一号探测器进行的。  在21世纪,小行星的空间探测将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科研成果,人类将揭开小行星起源的神秘面纱,寻找预防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办法,并找出开发利用小行星矿物资源的途径。到那时,我们就有可能登上太空中的钱学森星,去探寻宇宙的奥秘。 (中国航天报)

本文编辑:郭多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