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科普 > 枪法原子弹

枪法原子弹

枪法原子弹

   又称压拢型原子弹,一种把2-3块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装料,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力推动下迅速合拢成为超临界状态的核武器。枪法原子弹结构简单,形状细长,但要求装较多裂变材料,利用效率较低。裂变材料宜用铀-235,不宜用钚。因钚中含自发裂变概率较大的钚-240,容易使合拢速度较慢的枪法原子弹发生过早点火,威力下降。1945年8月6日投到日本广岛的就是一颗枪法原子弹,代号 “小男孩”,长约2.5米,直径0.71米,重约4吨,威力不到2万吨梯恩梯当量。经过改进,枪法原子弹的体积重量已有显著缩小。美国用于203毫米大炮的W33AM422核炮弹,重量为0.11-0.12吨,直径0.203米,长度0.94米,威力仍有1万吨梯恩梯当量。